【淨零追蹤器】應用儲能系統

ㄧ、淨零重要性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淨零路徑研究,2050年時,電力系統的彈性資源將有28%來自儲能(IEA, 2021)。而依據臺灣現行再生能源發展目標,2030年時變動性再生能源裝置量將超過45GW,亦即日尖峰時變動性再生能源占比將經常性達到50%以上,故加速儲能發展,方能提升電力韌性。

二、策略簡介

  • 所屬戰略:電力系統與儲能
  • 主責部會:能源局、台電公司、標檢局
  • 措施內容:

- 電網端儲能設備推動:透過電力交易平台採購 輔助服務機制,提供電網頻率調整、快速反應 及削峰填谷等功能。短期於 2025 年達到 1,000 MW,採取台電自建設備 160 MW 及採購輔助 服務 840 MW 作法;2030 年擴大目標至 3,000 MW,後續持續滾動檢討。

- 發電端儲能設備推動:光電結合儲能,促進饋線有效運用,擴大光電設置,並提供夜間尖峰部分用電。短期於 2025 年達到 500 MW,2030 年擴大目標至 2,500 MW,後續持續滾動檢討。預算: 精進需量反應管理措施相關支出係透 過電費扣減方式提供,無須編列計畫經費。

  • 期程: 2023~2030
  • 階段目標:2025為1.5GW,2030年5.5GW。
  • 進度:
    1. 依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2022年3 月底,廠商申請建置儲能系統總計約 2,996MW,通過審查約 1,635MW((配電級 412MW、輸電級 1,223MW),其中已參與輔助服務者 37.3MW。
    2. 能源局於2023年3月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範用電大戶條款規劃下,申報裝置量約為已經達到41.6MW。

三、TCAN研究中心規劃建議

總體建議

  1. 現行能源統計中,並未公開儲能設置量,統計資料零散,不利公共監督。應於現行能源統計系統中,增編儲能相關統計資訊。
  2. 在電動汽機車在未來將極速成長下,應加速V2G之推動,妥善利用電動車與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扮演的儲能功能。
  3. 超過10小時以上的長時間儲能,對於臺灣孤島型電網有其必要性,而依據麥肯錫顧問公司分析,2030年起,長時間儲能將快速發展,故於思考臺灣儲能發展策略時,除已達到2030年5.5GW此具有積極性目標外,更應將長時間儲能納入政策規劃之中。
  4. 近期已見都市內儲能設施產生鄰避效應,但另一方面,過往以偏鄉中以防災型微電網設置方式,結合再生能源、儲能、電網則未有社會接收度瓶頸。後續於人口密集區推動儲能設備設置時,可思考採社區型虛擬電廠發展模式,增進社會接受度。目前所設定的政策目標乃延續2020年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的推動目標,後續因基於此次提出的2030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調整2030年需量反應目標量,引導需量反應市場發展。

地方政府角色

  • 立基於台電提供的一級發布區之資訊,辨識縣市所在用電熱點,推動社區型虛擬電廠模式,綜合智慧電網、再生能源、儲能設施佈建,提升所在區域之用電韌性。
  • 可參考過往桃園市與嘉義市以地方政府強化自主推動儲能設施之經驗。桃園市 2018 年時推出儲能補助方案,且提供設 置者設備補助與放電補助兩種不同的方案,最終補助了三個案場共計 891kWh 的設置量。其 2019 年持續推動此類補助,編列約 687.6 萬元,為當時國內地方政府中最積極推動者。而嘉義市政府,則是於其2019–2020 年補助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實施計畫中,特別列出儲能型太陽光電系統補助此項目,相較於傳統的光電 系統,補助額度為每峰瓩補助新臺幣 3 仟元,儲能型太陽光電系統,補助額度 則達到每峰瓩補助新臺幣 3 萬元。

四、社會共行

歡迎各界就此核心措施提出建議、回饋、疑問,每季TCAN研究中心將進行進度追蹤報告時將會彙整各方看法。(可點入下方slido連結並輸入您的建議)

--

--